随着技术的发展,包装工艺发展到分别进行内包装、外包装、运输包装等包装操作,将这些相互独立的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辅助设备等按包装工艺的先后顺序组合起来,即成为包装流水线。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在流水线的基础上,再配置适当的自动控制、检测、调整装置、自动供料及输送装置,使被包装物品能按既定的工序和一定的节拍自动完成全部包装工艺过程。整个包装过程不需人直接参与操作,仅需完成开机,出现故障时进行调整检修、控制等。这种生产线即称为自动包装线。
采用包装自动线的目的是: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提高包装产品质量,③降低工人劳动强度,④减少占地面积,⑤降低包装产品成本。一般在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时宜采用包装自动线。
组成自动包装生产线时应考虑的问题
1、必须事先对包装物的形状、持性、包装材料等进行充分研究。要考虑包装物品是否能以稳定正常的状态进入下道工序,特别是不稳定型形状的包装物容易出现异常传送现象,也易导致故障的产生。
2、在机器之间设置缓冲区,联接包装设备台数越多,从理论上讲总运行率越低。因此,为了防止运行率降低,在机器之间连接部位设置缓冲单元。
3、内包装机与外包装机应匹配。作为运输包装的外包装,一般是把数个到数十个经过内包装的商品汇集成一个外包装。所以,内包装-外包装自动线一般由数台内包装机与一台外包装机相连接。外包装机的包装能力取决于内包装机排出的商品合流后向外包装机供给的能力。
问题的解决和目的的达成必然使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应用原来越广泛,也为各行各业的产品包装提供助益。
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发展,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应用为企业减少了人力成本,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促进的企业的发展。 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应用之后,究竞效果、效益如何,评价的主要指标有:
1、产品产量增加额及增长率;
2、劳动生产率及增长速度;
3、流动资金占用量的节约额;
4、产品成本降低额及降低率;
5、追加投资回收期;
6、年度综合节约额。
除了上述数量指标外,还要考虑一些不可定量的指标,如员工劳动条件的改善,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等 。
企业应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流水线设计,所设计的流水线应符合企业的生产要求,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否则,就必须对流水线进行适当的调整、重新设计或直接淘汰。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运用到的技术有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其中信息交互技术对生产监控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1、监控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平台的体系结构
监控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平台能够覆盖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等环节,通过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对企业制造过程的实时信息交互,使各设备和系统间信息共享,同时可以对制造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控,实现企业、客户、供应商的整体集成。监控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平台需要将制造设备和上级系统连接,制造设备之间互相连接,设备层和应用系统实时信息交互,对设备优化管理和利用。
2、信息交互平台的信息流
监控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平台通过提高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协作,将物资、资金、信息统一,增加企业职能部门的横向沟通,提高响应速度,增强生产柔性。监控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平台有效的改善企业生产业务环节,节约信息交流浪费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信息交互效率,形成完整的信息流闭环过程。监控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平台的主要作用为控制产品的制造,并对其生产信息进行监控。对信息的合理划分能够加强企业部门间的信息集成共享,方便对产品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生产的效率质量比较提供依据。
3、信息集成框架中的网络结构
传统的控制系统通常将以太网应用于上层管理系统和制造执行子系统间,设备通过软件进行控制,其低开放度严重影响了信息的集成交互和系统的维护管理。制造企业生产线上的相关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实时生产信息、监控信息全部了解,这需要一个统一的对信息集成的网络平台的支持。监控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是其交互平台信息集成的基础,其开放性、标准化、多功能集成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系统灵活性,有效节约企业维护和运行成本。